這6個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提

這6個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提

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出爐,其中新提法迅速成爲焦點。

爆漫王。(全彩版)

“新質生產力”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被提及,併成爲今年頭號任務。從2023年9月首次被提出,到2023年12月寫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質生產力熱度正不斷攀升。

此外,“人工智能+”同樣成爲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新面孔”。在業內看來,“人工智能+”上升爲一種行動,意味着國家將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爲引擎的新質生產力。而這說明國家已經意識到,人工智能是一場工業革命級別的創新,它會重塑每一個行業、每一個領域,會對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

新詞涌現,釋放了怎樣的信息?

新質生產力

《金融》人大会议ING 瑞银对陆利率、房市这样看

全新概念,躋身今年頭號任務

新質生產力正在成爲時下最熱詞語。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爲首要任務。北京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振興國際智庫理事長李志起認爲,這體現了政府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深刻洞察和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敏銳把握。新質生產力作爲一個全新的概念,強調了以科技創新爲核心,推動產業創新,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新躍升,這對於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春節開工以來新質生產力熱度攀升,李志起表示,新質生產力不是從天上掉下來,也不會坐等就能實現,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將其列爲今年首要任務,就是強調政府應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全社會應形成尊重創新、鼓勵創新的氛圍,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中華電5G應用 歐洲報捷

報告還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分析稱,與傳統生產力相比,新質生產力顯著區別在於對科技創新的深度依賴、產業結構的高級化轉型、資源利用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生產要素配置的優化整合。

“人工智能+”

凸顯了國家對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專訪時稱,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 ‘人工智能+’ 行動”,凸顯了國家對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這一行動計劃的開展,將爲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進一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助於提升我國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有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羣,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據中國信通院數據,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0.2萬億元,佔國民生產總值比重相當於第二產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達41.5%,預計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將達56.1萬億元。數字經濟已經成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商業航天

我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支撐

拜登:川普2024會敗選 再度不認輸提挑戰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商業航天在新質生產力的框架下被提及。

“這證明商業航天在產值規模和創新效能上,作爲新質生產力產業發揮了積極作用。”天儀研究院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楊峰如此表示。

北京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百奇認爲,作爲新質生產力的代表領域,商業航天可有效推動建設“天地空一體化”網絡佈局,帶動信息技術、高端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精尖技術產業發展。

這也是商業航天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劉百奇表示,經過近年發展,商業航天呈現出發展潛力大、市場規模廣、增長速度快的特點,具有良好廣闊的發展機遇。“作爲技術迭代快、經濟效益高且產業協同強的航天新業態,商業航天是我國經濟發展極爲重要的新增長極,也是我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支撐。”

低空經濟

“保守估計中國低空經濟總體量能夠達到50萬億元”

低空經濟同樣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币安表示提现业务已恢复正常

“根據美國經驗來看,低空經濟的體量大概是高空經濟的3.2倍,保守估計中國低空經濟總體量能夠達到50萬億元。”御風未來副總裁嶽婷婷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

就医看报告 自费竟比健保便宜

冥王老公萌萌哒

沃蘭特合夥人、高級副總裁黃小飛表示,此前低空經濟主要被納入新質生產力範疇討論,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也是首次將低空經濟定義爲增長引擎。而這背後,是巨大的市場潛力。

爲了更好地支持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中央與地方政府也紛紛推出引導政策。小鵬匯天總裁趙德力介紹稱,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二十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將“低空經濟”有關內容寫入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

趙德力認爲,低空經濟作爲新質生產力的代表,已經成爲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有利於帶動新一輪的產業集羣發展。他同樣認爲,低空經濟能夠賦能千行百業,形成至少萬億級別的市場,成爲經濟增長新的重要引擎。

新型儲能

構建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的顛覆性技術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能建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海良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分析稱,新型儲能是構建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的顛覆性技術,將有力支撐未來能源電力發展。

遠東新財報/2023年 EPS 1.64元 擬配1.35元現金股利

近十年,國內的新能源發電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截至2023年底,風光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5億千瓦,同比增長38.6%,佔國內發電總裝機容量的36%。伴隨着新能源的快速增長,其間歇性、波動性對電網的安全影響越來越大,源、網側對儲能的需求由此而生。

分析师:黄金投资者押注美国求助于量化宽松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提醒稱,在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過程中,我國確實還面臨一些挑戰。例如,目前風光、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領域存在過剩的情況。此外,儲能技術的成本仍然較高,新型儲能成本在某些情況下高於火電,出於經濟考慮,火電仍然還是儲能的主力軍,起着支撐作用。爲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加大對儲能技術的研發和投資力度,以降低其成本並提高性能。

作爲企業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能建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海良也表示,新型儲能作爲戰略性新興產業,仍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存在調度利用水平偏低、安全性有待加強等問題。

氫能

氫能產業發展將帶動相關產業鏈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

台综院下修GDP至1.45%

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介紹,目前我國氫能市場的發展如火如荼,這源於國家政策和頂層設計層面大力支持,各區域各地方政府積極推進佈局,由此,各大能源廠商也加入了氫能行業和賽道,氫能領域的生產技術還在發展和突破中,氫能的應用端範圍也在擴大。

他分析稱,氫能產業的發展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包括制氫、儲氫、輸氫、用氫等環節,爲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氫能產業的發展將促進相關技術的創新和升級,推動能源科技的創新發展。同時,氫能產業的發展也將帶動相關產業的升級和轉型,推動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國民黨擬整併黃復興 洪秀柱:慎重處理 誠心祝福

不過,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美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錦龍提醒,目前氫能尚未實質性納入“能源”體系,氫能基礎設施發展相對滯後,氫能示範項目政策待升級,氫能碳減排方法學體系尚未成形。他認爲,國家可以推動部門聯動和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加快完善政策法規和配套措施。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付春愔

台美签MOU 期交所拚美国QCCP